英語詞彙中"decease"、"perish"、"expire"、"pass away",以及最常見的"die",其中文語譯皆為"死亡";人生自古誰無死,不只英文用許多字彙來闡釋,就連漢人也造了不少詞語來說明這件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。在古代只有平民之死,才會直言不諱地稱"死",其他如天子之死,稱作"崩";諸侯以及地位相當於諸侯的封國國君,則為"薨";地位更低的士大夫,則稱"卒"。…從這些"死"的不同別稱,不僅能窺見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,更能窺知在生者的心理活動及情感表達;後來,隋著時代推移,"死"更融合了各種文化精神而衍生出不同的代名詞,如往生(佛教)、仙逝(道教)、上天堂(基督、天主)…等,五花八門、不勝枚舉,由於篇幅有限,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。說到"死",一般人都很避諱,不過古人卻選擇用另一種方式面對它,那便是透過紫微斗數,一顆「死星」也就應運而生,有關它的星性與星情,下文為您闡明。
1.天文
「死星」天文史料裡頭不見其載,不過依據前幾個禮拜的經驗可以得知,它也是五行之氣所幻化而成的一股氣體星,雖然歷代〈天文志〉都沒有相關記載,不過《史記•律書》卻有這樣的記錄:「涼風居西南維,主地。地者,沈奪萬物氣也。六月也,律中林鍾。林鍾者,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。」何謂〈律書〉?一般都說是軍士兵法思想,不過內容卻是記載六律(陽律)與六呂(陰律),可說是古代樂理的集大成。至於,以上所引的這段文字主要是說,西南方的高地有陣涼風,而這陣涼風沉結於地,奪去了地上萬物的生氣;就像六月天,所演奏的六呂──林鍾樂一樣,給人的感覺毛骨悚然,就好比地上萬物都被一股死氣所盤據。不過,若從現代天文學的角度來看,其實一顆星球滅亡後,在變成黑洞之前的這段期間都統稱為「死星」。
2.神話
關於「死星」,史料中不見,就連神魔小說也沒有相關故事,不過對於"死"這檔子事情,民間卻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傳聞。比較常聽人說的是"迴光返照",也就是當人快要斷氣前,全身突然又有了力氣並且想要做以前不曾做過的事,如果用科學一點的角度來看,即荷爾蒙不斷增生,體內血液中含有高單位的荷爾蒙,使心跳、呼吸、體溫都往上竄升,直到荷爾蒙恢復到生理平衡點時,人的意識就會恢復,一切生理功能也都接近正常;當血液中的荷爾蒙消耗殆盡時,身體的疼痛將不再且會走得相當安祥。有人說,其實這是上天為了讓辭世者有機會向家人及朋友道別,或是讓曾經做過錯事的人有機會懺悔…不管是什麼,只要相信就存在,不相信就不存在。以上說法,僅供參考!
3.紫微斗數
坊間向來討論「死星」大多為:「死星,主喪亡,缺乏生氣。忌入命身宮,以及少、中、老各行運,主多有刑傷、破財、官非、疾病,若與吉星同宮,則可添生氣;限運流年逢之,主身經禍患,或主骨肉離散、喪亡等事。」缺乏生氣,比喻生命結束的「死星」,其實並不真的指生命結束,而是暗喻一個人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就好像行屍走肉一般,所以假使是年輕人遇上它,只要一點挫敗就很容易被擊倒而不思振作;但如果老年人遇上它,才真的指生命可能走到盡頭,所以同樣是「死星」,在不同的氛圍與階段,其內在意義卻大不相同喔!
當遊戲結束,畫面顯示了"Game Over"的字樣,不過卻把玩家帶入了新的遊戲裡頭,至於人的生命…雖然不像遊戲可以重新開始,不過西方的存在主義卻告訴我們"肉體雖死,精神永存",一場輪迴也由此開始。「死星」,字面解釋較為悲情,但另一層積極的意義,卻是要我們別輕易放棄任何事情,甚至生命;此外,它還有其他優缺點,整理如下。
優點:頭腦聰明且學習力強,具先見之明能掌握致勝關鍵,喜歡助人而人緣良好,善聽取方意見而為己所用。
缺點:優柔寡斷而舉棋不定,猶疑不決欠缺果敢行為,愛鑽牛角尖常招無畏困擾,不知權變而易被人利用。
「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這是至聖先師──孔老夫子的生死觀,有些人認為孔子這樣的說法是在迴避"死"的問題,另外有些人則解讀為:死的學問比生還要複雜,生的學問都還沒釐清,所以不用先去探討關於死的學問。你的生死觀又是如何呢?也許這樣的話題太嚴肅,不過,"死"卻是對所有生物而言都最公平的一件事情,因為沒人有例外,即便是風雲一時的英雄人物、揮兵萬千的時代梟雄、坐擁江山的一朝天子都要歷經這件事情;至於,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頭,活得有意義、有價值,才是「死星」所欲表達的終極奧義!
|